1、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见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属于负债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在贷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是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什么时候做分录啊?做了的又什么时候能冲回呢?
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会认可的税就是递延所得税,具体一下例子讲解,你可能会更明白了,见下。
某公司2020.11购入办公用具400万元,根据税收政策,可以购买当年一次性扣除400,而会计是按照4年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2020年会计少计提了折旧400-400/4=300万元,税率15%,这样子2020年,可以减少300*15=45万元的所得税以后缴纳,则2020年,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4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5
但是2021年,会计计提折旧100万元,税法折旧=0,差异100万元,影响所得税100*15%=15万元 ,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2022年、2023年同上,,这里略
也就是说会计和税法比较,,如果先少交后多交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就是相当月先欠着税务局的;反之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关于什么时候确认和什么时候转回___有差异的时候就要确认,当差异出现反向的时候就要转回。例如上例,第一年折旧是-300万元,第二年是+100、第三年+100、第四年+100,也就是说第一年确认,第2-4年就要转回,当确认和转回相等的时候,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就算完成整个过程。
-
微信客服

微信号:ketang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