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股权投资占20%以下的部份哪种方法核算?
答:你说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尽量的方法吧,一般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适合于对子公司的投资,但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表的除外;权益法适合于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
2.持有至到期投资怎么算?
答: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相关会计处理和计算方法如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什么意思?怎么核算?
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满足确认条件,均可以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②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有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
债券投资(首先计算摊余成本,然后再调整到公允价值)
借: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也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收到的金额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金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卖亏了,在借方)
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有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
微信客服

微信号:ketang782